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6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16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05年到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09年江苏卷作文题目:品味时尚
08年江苏作文高考题目:有的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的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800字的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原题:***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立意自定。
2006年高考江苏作文题目:《人与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5江苏高考语文科作文试题:阅读下列材料,以江南为话题写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与800字
2012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为《忧与爱》以下为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20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何与全国格格不入?谁能看明白?
江苏卷语文作文题,怎么被称作了与全国统考的作文题格格不入呢?这有啥看不明白的?
其实这两个题目,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立意都是一个“同”字,根本没有什么格格不入,题意、题眼怎么会不好理解呢,为什么这么说呐?因为江苏卷,一上来就开明宗义,立意标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共性,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5千年连续文明发展的国家,从未改变。如果你深意一点,必须写到“和谐求同”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发展的根基和生命。
那么这种“和谐求同”在对本题的现实意义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即"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的题眼,针对的却是当今本题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发展,所以基于句首“同八字”先本义,再拓展至现在网络连通对人的联通信息和思维习惯的联接,这就是抚古(中国千年共通)联今的主题、主线的贯通牵延,思想、文化、方法传承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样态。因为人与人、人与社会必定要有“共同”的形式和内容的平台,才得到相联的实际效能。
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连续和传承的旧样态到新时代的发展继承。因为不管你从三个主题人物的角度说,领导、智囊和部属,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正代表了这三方的人和之意。人是天地间唯一的智灵动物,天之阔,地之博,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何义之有?所以三才,天地人中,人是顶天立地的第一要素,而为了同一目标的人的凝心聚力,才是人的事业的共同之基。虽然各有各的作用,如果小写三个人(三个方面中)的具体拓展,不管在人类的任何阶段,归于本题,都是立意不全达,局促狭隘,所以从三方(甚至更多方)拓展开去,抚古拓今,不单立意深、大、博,而且有更多的意境可写、可深,气势可伟。
有人说包括题者所述,江苏卷不易理解把握。真的吗?如果这样的理解作文题都算难,那说明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是失败的,而且是令人费解的。对于一个18岁高中生,如果这也算难,那还有什么简单呢?不要轻易说,江苏难,全国易,因为提问者的你可能就是江苏人!即使认为难,你也不该会跟其他24个釆用语文全国卷(I、Ⅱ、Ⅲ)的省份比,因为你高就高在自成一派的江苏卷,就自己比,别跟他省比,否则就是矫情!
再说深点吧,现在的初、高、大学生走向飘忽,词藻华丽,可立意薄浅,很难深义(非意而义)。最大的问题就是无己之入、之叙。我前面已经说了,天、地、人,这个“人”,不只众人,还应有你个人。所以天高地广,除了众人(社会)之立,还应有你自己之立之意啊!再深的,还可加上自己的标新立异,另有对比,更显深邃!
小我本自己,大我成社会,小我为内因,大我是外因,而共方同,共同奋进,方和谐中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6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6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