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会计科目分类有哪些?会计科目怎么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利润不是会计科目的分类,而是经济业务的分类方法,有利于财务管理。
会计科目的三种分类
(1)会计科目根据其提供的信息的详细程度和控制程度分为普通分类科目和详细分类科目;
(2)根据会计科目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将其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分为存货账户,结算账户,资本和资本增值账户,暂记账户,中期摊销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财务业绩账户,调整账目帐目。
科目汇总表的会计科目,怎样排序?
科目汇总表的格式类似试算平衡表。
是按照每一个科目进行归类的,为了便于相同账户的归类汇总,避免差错,要求所有记账凭证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只能是一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即每一张记账凭证中只能编制简单会计分录。请解释会计科目编码级次4——2——3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会计科目编码级次4-2-3,例如银行存款,第一级次是4,即编码是4位数,一级科目可编为1002,第二级次是2,即二级科目是2位数,则银行存款二级科目编码1002 01(1002是一级,01是二级),第***次是3,即1002 01 001(***科目必须是3位数,从1开始则编为001)
会计科目是如何分类的?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方式,只是经济业务的一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财务的管理。
1、资产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该***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以及预提费用等。
3、所有者权益类: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 损益类科目又分为损收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损费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共同类(略) 资产类、成本类、损费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收类这三类科目都是减少在借方,增加在贷方。看起来复杂,其实学了会计就很好掌握了,我的朋友就是在世纪合众学的会计证,现在上手挺不错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会计科目表及详细解释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